我不是悲觀的人,很少有事情能讓我難過很久。而我不悲觀的主因──就我自己的感覺,是大部分事情我都抱著「可有可無」的態度。
得到如何?
失去又如何?
好比說年輕的時候戀愛,在愛得難分難捨的時刻,總認為結婚是最終極、最完美的結局。似乎……,如果能夠結婚,從此一切心願都了了,可以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
如今回頭看,別說是聽到的故事,單單是身邊親眼所見,就有婚前愛得你死我活,婚後打得你死我活,後來走上離婚的例子。
同樣的,有錢沒錢我也不覺得有太大的差異。
當然,窮到日子過不下去是絕對不行。然而,只要過了生活的「需求點」,能夠知足常樂的人才是最快樂的人。
即使是生死離別,我也不覺得有那麼嚴重。
誰能不死?
活著,誰的肩上不是扛著一堆的包袱?
年紀越大、能力越高,包袱不也就越多?
能夠好好地活著固然好,假如活得沒有尊嚴、不快樂,那是生不如死。
我不悲觀,除了「可有可無」的生活態度,其次是陷於低潮的時候,我很會給自己找到「開脫」的理由。
所謂開脫,好聽的講法是給自己的情緒找到出路,不好聽的講法就是原諒自己。
例如某出版商曾經當面批評我「文筆甚差」──講這句話的時候他的態度不太友善。我聽了以後淡然一笑,一點都不在意地說:「我不是文學領域出身,文筆當然不可能好。」
無論是「找到出路」或「原諒自己」,從某個角度看,是有點不負責任。
我很肯定自己不是悲觀的人。不過,我也不認為自己是多麼樂觀的人。
直到昨天……
昨天上午接到通知,同學L病入膏肓住進加護病房。下午我抽空前往醫院,到達時L正在開刀房進行大手術。L的老婆以及另一位同學的老婆在「等候室」,兩個女人當時都哭紅了眼。
見到她們,我先講了幾句安慰話,然後岔開話題,講我自己的笑話、同學的笑話、生活中的笑話……,大約講了一、兩個小時,講得大家都開始笑了。
晚餐,我力勸她們喝一點酒,席面上洋溢著一片輕鬆的氣氛。
再回到等候室,我還是東南西北地胡扯。在我臉上,別人絕對看不到一絲哀傷的神情。
的確,很難看到一個人,在開刀房的等候室,像我那般輕鬆談笑。
直到L的姊姊下班,在弟弟陪同下趕來醫院。家人見面,先是一陣哀聲長嘆,接著流淚的流淚,不流淚的也眼紅鼻酸。
我和L的家人不熟,再談笑風生就顯得輕浮了,只得收起笑臉。
接下來,在等待的同時我冷靜觀察,發現無論是打電話來詢問,或是親自到醫院探望,很大一部分親友講不到幾句話,不是痛哭失聲,就是淚流滿面。
這時,我也忽然想起兩年前南下參加好友P的葬禮。由於他是我的至交,公祭前一天我就前往殯儀館致哀。
P的老婆和我有二十多年的交情,學生時我們就熟識。中午時分趕到殯儀館,只見她神色憔悴、眼眶發紅,一見我就淚如雨下。
我上了一柱香,誠心默拜幾句,轉身就問:「吃飯沒?」
她默然搖頭。
「走,跟我出去吃飯。」
她又搖頭:「我必須留在這裡。」
「為什麼?」
「萬一同學來這上香呢?」
「現在是中飯時間,誰來啊?」
她還是搖頭:「我現在必須吃素。」
「為什麼?」
「規定。」
「什麼規定?」
「守喪。」
「去他個規定,去他個守喪。走,吃飯去。」
她還是搖頭。
「少囉嗦!」我堅決起來,很少人拗得過我。
我們找了一家氣氛不錯的西餐廳,點了幾道口味不錯的菜,每人一杯冰啤酒,天南地北地聊,就是不聊P的生死。
沒多久,她就從哀慟的心情中走了出來。
直到今天,我都記得飯後她講的一句話:「這是我先生過世以來,我唯一吃得像樣的一餐。」
那天下午,我前往教堂參加P的追思禮拜,並代表同學致詞。
我沒哭,也沒流淚,先用輕鬆的態度講了幾個P的笑話,再說到我對他最深的記憶──我生命中快樂時光的一大部分,是和P一同分享度過。
想到P,我想到的是快樂。
我也相信,假如現在P能說話,他會告訴在場親友的第一句話,可能也是唯一的一句話,是希望大家能夠快樂地活下去──這就是那天我致詞的總結。
不是嗎?
不管你是誰,生命有多麼的順心,誰沒有痛苦的時光?
做為一個樂觀的人,不是他的境遇有多麼的順暢,而是他不輕易把內心的痛苦表現出來。
試想,那些病患或亡者的家屬已經夠難過的了,還需要你陪著他們一起痛哭流涕嗎?
見到你哭成一團,他們不也有「責任」陪著你一起痛哭?
哭代表什麼?
代表你有感情?
代表你和他交情深厚?
把痛苦藏在心裡,拿出快樂和別人分享,是健康人生的第一步。
得到如何?
失去又如何?
好比說年輕的時候戀愛,在愛得難分難捨的時刻,總認為結婚是最終極、最完美的結局。似乎……,如果能夠結婚,從此一切心願都了了,可以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
如今回頭看,別說是聽到的故事,單單是身邊親眼所見,就有婚前愛得你死我活,婚後打得你死我活,後來走上離婚的例子。
同樣的,有錢沒錢我也不覺得有太大的差異。
當然,窮到日子過不下去是絕對不行。然而,只要過了生活的「需求點」,能夠知足常樂的人才是最快樂的人。
即使是生死離別,我也不覺得有那麼嚴重。
誰能不死?
活著,誰的肩上不是扛著一堆的包袱?
年紀越大、能力越高,包袱不也就越多?
能夠好好地活著固然好,假如活得沒有尊嚴、不快樂,那是生不如死。
我不悲觀,除了「可有可無」的生活態度,其次是陷於低潮的時候,我很會給自己找到「開脫」的理由。
所謂開脫,好聽的講法是給自己的情緒找到出路,不好聽的講法就是原諒自己。
例如某出版商曾經當面批評我「文筆甚差」──講這句話的時候他的態度不太友善。我聽了以後淡然一笑,一點都不在意地說:「我不是文學領域出身,文筆當然不可能好。」
無論是「找到出路」或「原諒自己」,從某個角度看,是有點不負責任。
我很肯定自己不是悲觀的人。不過,我也不認為自己是多麼樂觀的人。
直到昨天……
昨天上午接到通知,同學L病入膏肓住進加護病房。下午我抽空前往醫院,到達時L正在開刀房進行大手術。L的老婆以及另一位同學的老婆在「等候室」,兩個女人當時都哭紅了眼。
見到她們,我先講了幾句安慰話,然後岔開話題,講我自己的笑話、同學的笑話、生活中的笑話……,大約講了一、兩個小時,講得大家都開始笑了。
晚餐,我力勸她們喝一點酒,席面上洋溢著一片輕鬆的氣氛。
再回到等候室,我還是東南西北地胡扯。在我臉上,別人絕對看不到一絲哀傷的神情。
的確,很難看到一個人,在開刀房的等候室,像我那般輕鬆談笑。
直到L的姊姊下班,在弟弟陪同下趕來醫院。家人見面,先是一陣哀聲長嘆,接著流淚的流淚,不流淚的也眼紅鼻酸。
我和L的家人不熟,再談笑風生就顯得輕浮了,只得收起笑臉。
接下來,在等待的同時我冷靜觀察,發現無論是打電話來詢問,或是親自到醫院探望,很大一部分親友講不到幾句話,不是痛哭失聲,就是淚流滿面。
這時,我也忽然想起兩年前南下參加好友P的葬禮。由於他是我的至交,公祭前一天我就前往殯儀館致哀。
P的老婆和我有二十多年的交情,學生時我們就熟識。中午時分趕到殯儀館,只見她神色憔悴、眼眶發紅,一見我就淚如雨下。
我上了一柱香,誠心默拜幾句,轉身就問:「吃飯沒?」
她默然搖頭。
「走,跟我出去吃飯。」
她又搖頭:「我必須留在這裡。」
「為什麼?」
「萬一同學來這上香呢?」
「現在是中飯時間,誰來啊?」
她還是搖頭:「我現在必須吃素。」
「為什麼?」
「規定。」
「什麼規定?」
「守喪。」
「去他個規定,去他個守喪。走,吃飯去。」
她還是搖頭。
「少囉嗦!」我堅決起來,很少人拗得過我。
我們找了一家氣氛不錯的西餐廳,點了幾道口味不錯的菜,每人一杯冰啤酒,天南地北地聊,就是不聊P的生死。
沒多久,她就從哀慟的心情中走了出來。
直到今天,我都記得飯後她講的一句話:「這是我先生過世以來,我唯一吃得像樣的一餐。」
那天下午,我前往教堂參加P的追思禮拜,並代表同學致詞。
我沒哭,也沒流淚,先用輕鬆的態度講了幾個P的笑話,再說到我對他最深的記憶──我生命中快樂時光的一大部分,是和P一同分享度過。
想到P,我想到的是快樂。
我也相信,假如現在P能說話,他會告訴在場親友的第一句話,可能也是唯一的一句話,是希望大家能夠快樂地活下去──這就是那天我致詞的總結。
不是嗎?
不管你是誰,生命有多麼的順心,誰沒有痛苦的時光?
做為一個樂觀的人,不是他的境遇有多麼的順暢,而是他不輕易把內心的痛苦表現出來。
試想,那些病患或亡者的家屬已經夠難過的了,還需要你陪著他們一起痛哭流涕嗎?
見到你哭成一團,他們不也有「責任」陪著你一起痛哭?
哭代表什麼?
代表你有感情?
代表你和他交情深厚?
把痛苦藏在心裡,拿出快樂和別人分享,是健康人生的第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