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買房

    此處所說的老人具備以下兩個條件:

一、      兒女長大,獨立,很少回家。

二、      夫婦倆退休,沒有上班下班的壓力。

如果具備這兩個條件,難免心生「遠離塵囂、歸隱山林」的想法,畢竟那種「晨起聽鳥語、聞花香,悠然漫步於青山綠水之間」,曾經是我們嚮往了一輩子,卻從來不可企及的生活境界。

如今年紀大了,難免會朝這個方向思考。

例如我認識一位學弟,到鄉間買了一棟五百餘坪的別墅。初次聽到這消息,好生羨慕啊!如今五、六年過去了,真心為他為那片田野」投入的心血而佩服。

你動過類似念頭嗎?

假如有,奉勸你盡早打消此「不切實際」的幻想。截至目前為止,我已從海軍退休二十一年,再兩年就可領取「敬老卡」,越來越清楚退休生活「所必需」,以及「所應避免」。因而非常認真地思考是否該換一棟房子?以及如果要換,新房應具備什麼條件?

當然,「買房」是一家的事,即使「經常不在家」的兒女也有表達意見的權力。然若綜合全家人的意見,最後、最可能的結果就是「以不變應萬變」。但假如一切能由我決定,我對新房的條件如下:

1.      不要太大:房子越大越難整理,基本上要具備主臥室、客房、客廳、廚房、書房各一間,2套或1套半衛浴,室內實際使用面積在二十坪上下。

2.      不要庭園:甚至連陽台都不要,總之生活區域全在「室內」。我家是透天厝,有一個二十坪左右的花園,整理起來是何等費事費力,我感受最深。綜合三十餘年來的感受,只累積了一個結論:花園看起來體面,其實是煩惱之源――這句話,只有負責整理花園的人,也就是我,才能體會。

3.      管理良好的電梯大廈:「管理良好」的定義見仁見智,就我的觀點只有一個重點:出了住家的門,整個生活區域無須我煩心。或是具體地說,應滿足以下條件:

(1)  公共區域有專人打掃,隨時保持環境整潔,沒有鄰居隨意擺置私人物品。

(2)  擁有紀律嚴明的保全,出門在外,不必為安全與掛號信件憂心。

(3)  具備拉圾回收系統,平日不必追垃圾車。

(4)  如果有車,必須有自己的停車位。

4.      生活機能良好:徒步十至十五分鐘的路程包含以下設施:

(1)  大眾捷運系統:最好是捷運,或是最起碼有公車。

(2)  各式餐館與小吃。

(3)  生活必須品的販售區:例如傳統市場與全聯社。

(4)  運動區域:例如公園、校園,或是寬廣的林蔭大道。

林林總總似乎要求很多,然而說穿了只有一個大原則:讓我日常生活中的「體力付出」與「精神煩惱」降到最低。再講白了,我年紀大了,沒有那麼多體力,也不想管那麼多閒事,為了平平靜靜地過日子,只想打點家裡二十坪的範圍……;如果只有我一個人,巴不得住家再縮小到十坪。

明白嗎?人生需要的真的很少。再多,只是多了煩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