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樣的事情、同樣的工作,不同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投入程度──第一次對此有深刻的感受,大約在三十年前。
那年上演《法櫃奇兵》,由於影評極佳,特別邀請母親一同前往觀賞。
當年對這部片子的感覺,可以用「鬼斧神工」四字來形容!
這部片子無論是聲光效果,劇情的緊湊程度、想像力,都是一流作品。觀看《法櫃奇兵》的過程中,我連眼都不敢眨一下。惟恐一眨眼,會錯過一個精采的鏡頭。
那年上演《法櫃奇兵》,由於影評極佳,特別邀請母親一同前往觀賞。
當年對這部片子的感覺,可以用「鬼斧神工」四字來形容!
這部片子無論是聲光效果,劇情的緊湊程度、想像力,都是一流作品。觀看《法櫃奇兵》的過程中,我連眼都不敢眨一下。惟恐一眨眼,會錯過一個精采的鏡頭。
可是,我發現坐在戲院的母親不單無法投入,偶爾還會打瞌睡。看完電影回到家,和她討論劇情,她只是依稀記得其中幾個情節。
我非常意外,為什麼母親不喜歡《法櫃奇兵》?
假如連這部電影都無法吸引她的興趣,什麼電影又能夠?
當時,我以為這是年齡的緣故──大概人到了某個年紀,當他看盡人生百態,就很難對「想像」的事物產生興趣。
之後我也沒有多想,直到最近碰上朋友的母親S。
S如今八十三歲,足足大我母親五歲。
假如前面的理論是對的,S理應比我的母親更保守,更難對周遭的事物產生興趣。然而,令我非常意外,S像年輕人一樣對什麼事情都有興趣!例如有影評不錯的電影,S會主動要求兒女帶她前往戲院觀賞。至於我的母親,假如記憶正確,《法櫃奇兵》是她最後一部在戲院觀看的電影。
S喜歡看小說。雖未必對所有的小說都有興趣,但只要對上胃口,她可以孜孜不倦地看三、四天,非看到故事的結尾才肯罷休。看完以後,她還能跟你討論小說的內容──哪裡好、哪裡差,應該朝什麼方向修改。
可是,我這一生不曾有母親閱讀任何小說的印象。
至於連我現在都提不起興趣的連續劇,S也看得津津有味。管他是大陸劇、韓劇、日劇、台劇,只要情節不太扯,她每晚都不會錯過。送她一套大陸拍的《闖關東》,將近百集的連續劇,也能夠連續看個七、八天。
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S那麼大的年紀,行動也不太方便,卻仍保有逛街的欲望。每到週末都吵著要外出逛街,走累了就坐在街邊喝咖啡。
至於我母親,她有多久沒有逛街了呢?對不起,我實在沒印象。不過,我很肯定,她這輩子沒喝過幾杯咖啡。
不看小說、不看電影、不看連續劇、不逛街、不喝咖啡……,我母親幾乎對所有事物都是「不」。
有什麼事物能勾起她的興趣呢?
我東想西想,大約只有家人和宗教。
某個孫子什麼時候放假回家、某個兒子什麼時候生日、家人什麼時候聚會……,唯有關係到家人的事情才能引起她的興趣。
其次,是宗教活動。
我母親是天主教徒,年輕的時候就很虔誠,如今更是勤於參加教堂的活動。尤其是唸經,只要坐下來沒有事,她手中就拿著一串念珠唸起聖母經、玫瑰經、天主經。
除了家人和宗教,哪怕是金融風暴、阿扁被關、颱風來襲,她都只是「哦、哦」應付兩聲。
母親的反應讓我一直以為上了年紀的老人對「家」或「宗教」以外的事物都沒興趣,直到最近認識S,這才知道錯了!
從我自己的錯誤,讓我深刻體會到母親生活態度的錯誤。
什麼是生活?
生活是許許多多細小、瑣碎、微不足道事情組合起來的過程。
什麼孫子考上名校、孫女結婚生子、兒子升官晉爵、親人中了樂透……,這些只是生活中偶爾穿插的驚喜。
驚喜或許幾年才會出現一次,或許一生都無法碰上。
生活之中時時刻刻要面對的,是看什麼小說、看什麼電視、看什麼電影、到哪兒逛街、吃什麼館子……,這些瑣碎到不能再瑣碎、細小到不能再細小的事物。
每做一件事,不管什麼事,我們都應全心全意投入。
只要能正正常常的經歷、體驗,不管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事物,都是上帝的恩賜。
例如視力正常,能夠毫不費力地閱讀小說;飢腸轆轆,能夠津津有味地品嘗一碗牛肉麵;腳力可以,能夠到郊外踏青、呼吸新鮮的空氣;聽覺沒障礙,能夠聆聽一首悅耳的樂曲──這一切,不都是上帝的恩賜嗎?
想通了這個道理,我越來越要求自己要投入生活。
早上起床聽到鳥叫,我跟著吹幾聲口哨。
來到客廳,熊熊用身子頻頻磨擦我的小腿,對我表達歡迎之意;我就蹲下來,摸摸牠的頭,用手指為牠搔搔背。
站在窗口,瞧見街上有一個母親抱著年幼的兒子,一邊走、一邊哼著輕快的歌聲,我心裡就有一絲幸福溫馨的感覺。
如今不管是吃什麼東西,哪怕只是一盤臭豆腐、一碗大腸麵線、一杯啤酒……,我也都要求自己要細細地品嘗它的滋味。
不管做什麼事情,我都盡可能放慢腳步。
不要急,也不必急,趕來趕去趕什麼呢?
不信你試試看,明天提早十分鐘出門,在上班的路途中,兩眼不要只是盯著前方的目的地。請放慢腳步,甚至停下來,轉過身子,欣賞一下路邊的景致。
可能你會很意外,那每天必經的上班之路,樹梢的花朵何時開了?而且,顏色是那麼的美麗!
如今我也越來越能面對「日復一日、平淡無奇」的日子。
我的生活有多簡單,知道嗎?
我幾乎杜絕所有的應酬,每天就是待在家裡看書、寫作、做家事。
雖然寫作無法帶給我誘人的收入,但照顧好這個家,又需要多少錢?
平常一日三餐,幾百元就能打發。
週末假日,母親回來加菜的時候,大約一千元就能做一桌豐盛的菜餚。
逢年過節,兄弟姊妹都帶著家人回來慶祝,五、六千元的菜色已十分豐盛。全家人和樂融融地圍在餐桌旁,要酒有酒、要飲料有飲料,熱菜熱湯──這不就是幸福?
相片一:我家客廳。左下角背對鏡頭、反戴帽子的是我父親,此外順時鐘,依序是我姊姊、二哥、我(低頭)、大兒子、小兒子、女兒、姪女、姪子(只露出一雙手)、大哥、大嫂、二嫂,以及露出灰色頭髮的母親。誰在照相?當然是我老婆
我的家人都是普通人,沒有一個成大功、立大業、賺大錢、升大官,或是做出任何傲人的成就。可是,在這普通之中,我們一家人相處十分和諧,沒有勾心鬥角、沒有你算我計,彼此還會相互幫助,每當逢年過節都幸福快樂地聚在一起吃飯。
我感到非常知足。
什麼是生活?
生活只是一連串很瑣碎的小事情。把它分割開來,每一件都是小事,都讓人感覺微不足道;可是,將它們全部平平順順地串在一起,就是一種難得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