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去年投入教育訓練的工作,我經常鼓勵年輕朋友要立大志。甚至寫了篇《根有多深,樹有多高》,說明「想要做大事,必先立大志」的原因。直到最近遇到一個老朋友,看到他的境遇讓我深有感觸,也才開始懷疑年輕人是否應該立大志?
這感觸不是剎那間產生的,而是經過一番過程。
我從來沒有羨慕過大學生,縱然台大的學生也一樣。原因之一是娶了老婆──台大的資優生──怎麼看都不覺得她有多麼聰明(當然,她不笨,只是沒有讓我訝異的聰明)。
透過她,我認識很多台大的學生,也不覺得他們有多麼聰明。
記憶最深的一次是看台大戲劇系畢業公演。戲碼是很有深度的莎士比亞作品《馬克白》。我坐在觀眾席,從頭看到尾,心裡不停地自問:這些是台大的學生嗎?
想像起來,台灣最高學府台大的學生,應該很有氣質、很有水準。可是,看他們的外形和動作,我覺得眼前是一群二流的五專學生。
不是只有我心中存在這想法。把這想法告訴老婆,她也嘆息同意。
「台大學生沒什麼了不起」的印象,自此根深柢固在我腦海。
直到今年大兒子參加大專聯招,意外考得十分順手,在第一類組五萬餘名考生中考到第三千名左右──想想這排序,前百分之六啊!
我心想,如果「選校不選系」,大兒子鐵定可以進入台大。
萬萬沒想到,台大第一類組最低分的科系是戲劇系──他竟然還差了三分!
沒錯,就是那個最讓我瞧不起的戲劇系,我眼中如此優秀的大兒子,竟然還差了三分!
頓時之間我對台大戲劇系肅然起敬。再回想那天演戲的那群同學,印象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,感覺他們個個都是「深藏不露」的高手。
最爛的科系都如此高分,其他科系還得了嗎?
台大學生真是英雄豪傑啊!
對不起,過去我錯了,對台大學生敬禮致歉。
從那天開始,老婆在我心中的形象也全變了。發現無論她說什麼,似乎都有她的深意;以前覺得她不怎麼樣,其實是我沒看透、沒聽懂啊!
十多天之前,一個老朋友帶他老婆連袂來訪。他們夫婦二人都是台大畢業,讀的都是比戲劇系要好很多的科系。兩人和我交往近二十年。我對他們二人的能力、努力、毅力,這二十年來看得清清楚楚。我絕不客氣,句句發自心裡──或許論能力我能和他一較高下,但是說到努力和毅力,我絕對不到他付出的一半。如果再談到「大志」,我看他如同仰首望天,連比的資格都沒有。
他不僅是名校畢業,學歷也比我高。父兄二人經商致富,家境又遠比我家要好。我經濟方面靠自力打拚,他除了父兄實際的經援,還從遺產分到一棟大房子。
由於他樣樣都好,就不安分於吃原本的公家飯。七、八年前開始創業,一路到今天,開過兩、三家公司,做過五、六種不同的生意。可能是時運不濟,正好碰上台灣最不景氣的七、八年,無論他們多麼努力,認為有多好的商業契機,生意始終是賠多賺少。
累積多年的虧損,我粗略估計,他目前負債至少一億元。
他那天很感慨地說,事情到了這個境界,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走;未來肯定不是很慘,就是很好。管他是很好或很慘,他都沒有回頭路。如今手頭還抓了一個專利,可能是他最後成功的機會。
我一生欽佩的人不多,他是其中之一。
我誠心誠意祝福他,希望他能夠成功。可惜,這項專利已經行銷兩年,而台灣目前仍處於內鬥不休、經濟每況愈下的局面。即使能撥雲見日,他的生意能否反轉而上,猶是未定之天。
他那天很感慨地說自己沒有回頭路時,我也很感慨地說:如果你像我一樣從來不立大志,你現在絕對過得比我寬裕。
不是嗎?
他的條件樣樣比我好,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始終比我投入。假如人生是「你怎麼栽,必怎麼收穫」,我如今擁有一,他至少應該是三、四。可是,此刻我是輕輕鬆鬆過日子,他每天卻得為資金與生活奔走。
從那一天開始,我心中不斷思考:人生是否該立大志?
沒錯,想要成大功立大業,必定要先立大志。不立大志,不可能成功。
可是,所有立大志的人中間,有多少後來做成了大事?
我從小沒立過大志,也從來不對自己的生活有長遠的規劃。管他什麼事,幾乎都是抱著「面對現在」、「可有可無」的心態。
好比說我不想升官、當海軍總司令嗎?
當然想。
但我要極度地委屈自己──說自己不想說的話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,我不願意。
同樣的,我也想賺大錢、做出一番事業。但要我冒險,拿家人既有的幸福做賭注,我也不願意。
說「保守」是我的缺點,我完全同意。可是,從某個角度看,不也是我的優點?
實在要說我的個性裡面有什麼值得自己驕傲的事,大概只有一項──我不然就不做,要做就很投入。
麻煩就麻煩在那句:不然就不做!
若要我過度委屈自己,心頭便立刻冒出「不然」。
也因為這個「不然」,我對任何事情幾乎都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。
大志,很抱歉,只是偶爾閃過我心裡,從未駐留。
看到好朋友的境遇,突然間,我慶幸自己從來沒有立過大志,也開始懷疑是否該鼓勵年輕朋友立大志?
能因立大志而成就大事業的人,是少數中的少數。
大多數的人為了大志,奮鬥了一輩子,沒有具體成就也罷,往往還拖累家人與身邊的朋友。這感觸不是剎那間產生的,而是經過一番過程。
我從來沒有羨慕過大學生,縱然台大的學生也一樣。原因之一是娶了老婆──台大的資優生──怎麼看都不覺得她有多麼聰明(當然,她不笨,只是沒有讓我訝異的聰明)。
透過她,我認識很多台大的學生,也不覺得他們有多麼聰明。
記憶最深的一次是看台大戲劇系畢業公演。戲碼是很有深度的莎士比亞作品《馬克白》。我坐在觀眾席,從頭看到尾,心裡不停地自問:這些是台大的學生嗎?
想像起來,台灣最高學府台大的學生,應該很有氣質、很有水準。可是,看他們的外形和動作,我覺得眼前是一群二流的五專學生。
不是只有我心中存在這想法。把這想法告訴老婆,她也嘆息同意。
「台大學生沒什麼了不起」的印象,自此根深柢固在我腦海。
直到今年大兒子參加大專聯招,意外考得十分順手,在第一類組五萬餘名考生中考到第三千名左右──想想這排序,前百分之六啊!
我心想,如果「選校不選系」,大兒子鐵定可以進入台大。
萬萬沒想到,台大第一類組最低分的科系是戲劇系──他竟然還差了三分!
沒錯,就是那個最讓我瞧不起的戲劇系,我眼中如此優秀的大兒子,竟然還差了三分!
頓時之間我對台大戲劇系肅然起敬。再回想那天演戲的那群同學,印象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,感覺他們個個都是「深藏不露」的高手。
最爛的科系都如此高分,其他科系還得了嗎?
台大學生真是英雄豪傑啊!
對不起,過去我錯了,對台大學生敬禮致歉。
從那天開始,老婆在我心中的形象也全變了。發現無論她說什麼,似乎都有她的深意;以前覺得她不怎麼樣,其實是我沒看透、沒聽懂啊!
十多天之前,一個老朋友帶他老婆連袂來訪。他們夫婦二人都是台大畢業,讀的都是比戲劇系要好很多的科系。兩人和我交往近二十年。我對他們二人的能力、努力、毅力,這二十年來看得清清楚楚。我絕不客氣,句句發自心裡──或許論能力我能和他一較高下,但是說到努力和毅力,我絕對不到他付出的一半。如果再談到「大志」,我看他如同仰首望天,連比的資格都沒有。
他不僅是名校畢業,學歷也比我高。父兄二人經商致富,家境又遠比我家要好。我經濟方面靠自力打拚,他除了父兄實際的經援,還從遺產分到一棟大房子。
由於他樣樣都好,就不安分於吃原本的公家飯。七、八年前開始創業,一路到今天,開過兩、三家公司,做過五、六種不同的生意。可能是時運不濟,正好碰上台灣最不景氣的七、八年,無論他們多麼努力,認為有多好的商業契機,生意始終是賠多賺少。
累積多年的虧損,我粗略估計,他目前負債至少一億元。
他那天很感慨地說,事情到了這個境界,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走;未來肯定不是很慘,就是很好。管他是很好或很慘,他都沒有回頭路。如今手頭還抓了一個專利,可能是他最後成功的機會。
我一生欽佩的人不多,他是其中之一。
我誠心誠意祝福他,希望他能夠成功。可惜,這項專利已經行銷兩年,而台灣目前仍處於內鬥不休、經濟每況愈下的局面。即使能撥雲見日,他的生意能否反轉而上,猶是未定之天。
他那天很感慨地說自己沒有回頭路時,我也很感慨地說:如果你像我一樣從來不立大志,你現在絕對過得比我寬裕。
不是嗎?
他的條件樣樣比我好,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始終比我投入。假如人生是「你怎麼栽,必怎麼收穫」,我如今擁有一,他至少應該是三、四。可是,此刻我是輕輕鬆鬆過日子,他每天卻得為資金與生活奔走。
從那一天開始,我心中不斷思考:人生是否該立大志?
沒錯,想要成大功立大業,必定要先立大志。不立大志,不可能成功。
可是,所有立大志的人中間,有多少後來做成了大事?
我從小沒立過大志,也從來不對自己的生活有長遠的規劃。管他什麼事,幾乎都是抱著「面對現在」、「可有可無」的心態。
好比說我不想升官、當海軍總司令嗎?
當然想。
但我要極度地委屈自己──說自己不想說的話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,我不願意。
同樣的,我也想賺大錢、做出一番事業。但要我冒險,拿家人既有的幸福做賭注,我也不願意。
說「保守」是我的缺點,我完全同意。可是,從某個角度看,不也是我的優點?
實在要說我的個性裡面有什麼值得自己驕傲的事,大概只有一項──我不然就不做,要做就很投入。
麻煩就麻煩在那句:不然就不做!
若要我過度委屈自己,心頭便立刻冒出「不然」。
也因為這個「不然」,我對任何事情幾乎都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。
大志,很抱歉,只是偶爾閃過我心裡,從未駐留。
看到好朋友的境遇,突然間,我慶幸自己從來沒有立過大志,也開始懷疑是否該鼓勵年輕朋友立大志?
能因立大志而成就大事業的人,是少數中的少數。